当前位置:首页 > 古典园林 > 正文

古典园林石头写生,古典园林石头写生图片大全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古典园林石头写生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典园林石头写生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你觉得顶级山水画作都有哪些?
  2. 外出写生画不快,光影还5分钟有一次变身进化,该怎么办?
  3. 有人说书画同源,书法和绘画出自同一源头,既然绘画需要写生,为何感觉书法不需要写生呢?

你觉得顶级山水画作都有哪些?

《千里江山图》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作品

晋代 顾恺之《庐山图》

古典园林石头写生,古典园林石头写生图片大全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隋代 展子虔《游春图》

五代 董源《潇湘图》

五代 荆浩《匡庐图》

古典园林石头写生,古典园林石头写生图片大全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唐代 李思训《江帆楼阁图》

董源《夏山图

巨然《层岩丛树图》

古典园林石头写生,古典园林石头写生图片大全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

郭熙《早春图》

中国美术学院陆俨少曾经确定了国美学生必临的十幅大画,可作为参考:董源《夏山图》,巨然《层岩丛树图》,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,郭熙《早春图》,李唐《万壑松风图》,夏圭《溪山清远图》,赵孟頫《鹊华秋色图》,黄公望《富春山居图》,王蒙《青卞隐居图》、《具区林屋图》,倪云林《渔庄秋霁图》、《容膝斋图》等。当然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这些肯定是殿堂级瑰宝,但是不是顶级好像还没有一个排序!

外出写生画不快,光影还5分钟有一次变身进化,该怎么办?

画画的速度肯定是赶不上光线变化的速度!那么印象派画家是怎样写生的?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捕足到当时色彩变化的印象,从整体出发感受到早中晚、多云、狂风等气息定下大面貌,一般小幅作品多,不求太深入,只求生动。还有的作品是在几天内同天气,同时间地点,反复画几遍,加上画家画多了已掌握了色彩变化原理和变化关系进行创作。当下很多画家写生风景已不太关注时间的色彩变化,追求画面色彩的关系正确,尤其意象写生,画的是认识、是境界和个人的风格面貌。景和时间色彩提供的是创作原素,观察风景的方法有所改变,表现方法也肯定不同。画多了就有经验了,画什么样的画就用什么样的办法。

外出写生画不快,你的写生速度肯定是赶不上光影运动速度的,光影每时每刻都在运动。画写生可不是拍照片,谁也不可能三几分钟画—幅写生画,应该怎么办呢?

写生画,画的是自然景观,自然景是固定景,它是不会动的,形状也不会有短期变化,只有季节变化。写生,—般来说,不要被光影来左右你的画笔,写生主要是考验你的构图能力,观察远近景色彩变化,远景的灰调与近景的鲜调对比色相,整幅写生画完后,这时再去考虑光影。光影其实只有两部分是重点,即受光部分,背光和倒影部分,这两部分多是即时光影。有些作品有反光部分,此时你不必计较,可留作后期补充。

写生最好是对同—景物多次写生,多次的定时写生有利于你细致的观察分析色彩变化,多次写生还可根据不同天气变化观察景物的色彩变化。定时,定点的写生,你更能准确的分析光影在景中的变化规律。

对同—景物的多次写生,如果再把自己的观察写成日记,分析光影变化与色彩变化心得,对以后搞色彩创作很有好处。如著名浪漫派画家一德拉克罗瓦,他—生写了海量的观察日记,他的方法很值得借鉴学习

写生也分门别类,如果国画写生光影就不重要了,主要说一下西画写生,包括油画、水粉、水彩。色彩学习中写生是非常必要的,是快速培养对色彩感知和表现的手段。在实地写生中,光线变化是谁都躲不过的,这就要考虑速抓重点,如果阴影部分是非常精彩的,就先从阴影部分入手,快速铺颜色,如果重点不在阴影部分,那光线变化不会有太大的影响,只要感觉画出来就行。另外,现在有个非常有效的办法,就是用手机把开始的场景拍下来,当光线变化了,手头又不快,就可拿手机图片与现场对照来画,但不能太依赖手机,还得以场景为主,只是参考图片里当时的光影情况,最后以折中的办法完成写生,

出外写生这要分清写生的画种。中国画的出外写生一般不受光影限制,比较好办,只勾线,按固有色上色即可。西画的速写素描也方便,关键难点在于油画,水粉画,水彩画的风景画和人物画光线的变化无常,画的慢不好表现,应该从近景画起,也可从景物的暗部画起,掌握一副作品的色调节奏,就可以由慢变快,就可游刃有余,画起来才会得心应手。


有人说书画同源书法绘画出自同一源头,既然绘画需要写生,为何感觉书法不需要写生呢?

书画同源说出了两者的本质内涵。

书和画,像是孪生兄弟,有很多相像的东西,甚至骨子里也一样。可以说,书中有画,画中有书。许多泰斗级的画坛***,画画得好,字也写得好,比如说齐白石。

书画同源,主要指艺术的源头是一样的,用笔很多也一样,相互贯通,比如说用枯笔,绘画用枯笔,用于体现画的苍老、虬劲;写字用枯笔,用于体现字的老辣、劲道。

书画同源,并不是说写字和绘画完全一样。画有画的特点,书有书的特点。

写字,要提高水平,关键在临帖,甚至临一种帖,要临几十年,做到笔下有帖、心中有帖,入脑入心,这样才能书者的高手。当然,要成为书法***,在临前人帖的基础上,要有创造,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,独树一帜,比如说启功。

绘画,虽然与写字一样,要学习古人画法,掌握基本功,但真正要成为画坛***,需要向大自然学习,需要去写生,从大自然吸取营养,在此基础上,形成自己风格,开山立派。正因为这样,吴昌硕说:学我,不能全像我。化我者生,破我者进,似我者死。齐白石对***许麟庐说:“学我者生,似我者亡”。

书画是同源的!中国画家如果有一手好书法那起码可以帮助画家取得落款分,提升画的品质品味档次!我在学习中国画之前就先学习了二年左右的书法,其实中国画里的线条隐含着书法的轻重缓急的,这样画中的线条才有内涵。
至于中国画家为何比较注重外出写生体验,而书法家则无所谓写生不写生,其实错!书法家也是要外出体验生活的,比如,去西安丶常熟等地读碑林,研究先人作品或者临古人笔意,只是没有那样同国画家那样直接而已。我曾经写过一篇书画体会文章:⋯画外功夫不能少。所谓“绘事清事也,韵事也,胸中无几卷书,笔下有一点尘,便穷年累月,刻划镂研,终一匠作……”(方享咸· 《读画录》 。我的理解是,没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人是画不出好画的;倘若个人品质不好、道德修养底下,画画也难免污染之气。由此可见光有笔墨是不足的,功夫在画外。一是书画同源,诗画同源。对于一个有为的画家来说,仅有笔头画而不通书法、篆刻是不可思议的;同样没有文字功底、不通诗词、散文等也成不了大画家。二是学以求知,提升品位。画家须博综古今师友言哲,潜心学问。不以世俗利害于胸中,不以时代好感惑其心志。人品高了,画品就会升华,气韵自然而然之。三是造化之美,自然天成。造化之美是自然存在的。老子曾曰:“艺术之创造,本源于生活,是万物之灵。”古人不惜一切,行万里路,潜心于造化之怀抱,搜尽奇峰打草稿,便是这个道理。通过天地山川,得其方圆流崎之形;通过日月星辰,得其经纬昭回之度,立万象于胸,将刻骨的爱、纯真的感受与自然深静的美融合在一起。⋯
第一图:恩师董欣宾大家为吾题书:书画同源;第二图:人民日报出版社为吾出版了《中国书画家一刘庆浩》大型画册;第三图:速写。分享之!


你问的问题是概念性错误,书画同源是指用笔,也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线质,这就是中国画的老画家画出的笔线质量高级,力透纸背,是后人没法临摹的。临其形不得其意。无论花鸟,山水,人物都需要线质。


书是无形画,画是有形书。书画同源,本来讲的是最初人类创造文字的时候,其构型既可以说是画,也可以说是书,书和画还没有明确的分野。

而后书法不断地通过抽象概念去简化,而绘画技巧也日渐丰富,从此书法走向纯粹抽象,而绘画走向形象。但由于使用工具一样,内在的哲学思想一致,所以用笔上有通性,审美上也有通性,所以时至今日,仍然可以说是“书画同源”。

至于说绘画有写生,是因为它需要表达物象来体现人的思想精神和审美情趣,而书法已经变为抽象化的符号构型,它的造型已经可以脱离物象的范畴而直接思想,进行概念化的创作。

但无论是从自然吸收营养,还是从古碑帖吸收营养,都是合理的。并非说书法就完全没有写生,而是对于书法来说,写生变得更加精神化,而非具体地临摹物象。

古有观白鹅凫水而悟书法的书圣王羲之,有观公孙大娘舞剑而触发灵感的草书大家张旭,有种万棵芭蕉取叶作书的怀素上人,其实都是从自然和生活中汲取营养以应用于书法的实践中去的范例。这就是书法的写生,只不过它是提取意象,吸收精神的做法,而非照本宣科。

书法的写生实际上在于直领神会,不必形传。反过来说,绘画虽然写生,可是不同水平的人处理方式也全然不同。初学者可能写生时候讲究仔细描绘实景,还原自然景观,但学的久一点的可能会选择性的取舍和改变,至于大家高手可能在现场只记录其意象和想法。真正的写生,是取意遗形,得意忘言,仍然是不可以言传的。

如果能够真正地体会书画同源的道理,那么既可以由书入画,也可以由画入书。由书入画,画则骨气铮铮,由画入书,书则变态多姿,书画既在各自的方向探索着,也同时互相补充裨益,融合在一起,其内涵是无法分割的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典园林石头写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古典园林石头写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