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古典园林 > 正文

虚与实古典园林课件,中国古典园林虚与实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虚与实古典园林课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虚与实古典园林课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中国古典园林总体境界?
  2. 江南园林的特点?
  3. 自己动手制作山石微型盆景,需要掌握哪些盆景制作技巧?

中国古典园林总体境界?

中国古典园林讲究“三境”:即生境、画境、意境。生境讲求自然美,园林叠山理水,在宛如天开的景致里,寄托情怀。画境讲求艺术美,园林通过空间的封闭和透空,通过山、池、楼阁的开、错、叠,达到移步换景,诗情画意隐于其中之功效。意境讲求理想美,它是园林主人某种心境或理想的表达,并且往往通过构景、命名、楹联、题额和花木等来体现。

生境:道法自然 寄情山水

虚与实古典园林课件,中国古典园林虚与实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“自然”是老子最先使用的一个词,它在中国文化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,常常所指的是一种最好的生活“状态”和生存“方式”,这种最好的生活“状态”和生存“方式”,它既是属于宇宙万物的,也是属于人世间的。

老子这种“自然”和 “道法自然”的观点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闲适阶层--文人士大夫阶层,这种观点不仅是中国诗、中国画追求的目标,同时也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所追求的目标。

画境:本是人造,宛如天成

虚与实古典园林课件,中国古典园林虚与实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在明清之后,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许多文人画家的直接参与,私家园林特别发达,成就大大超于前代。

尤其是在山水诗和山水画的直接影响下,中国文人创造了一大批意境幽雅、气氛恬静的园林景观。明代造园主要原则是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”和“巧于因借,精于体宜”。

而且明清时期,许多造园主本身就是诗人和山水画家,如元末著名画家倪赞,恰恰就是对于园林艺术极有兴趣的人。

虚与实古典园林课件,中国古典园林虚与实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倪赞早年曾在故里筑园自娱,园林内松、桂、兰、菊,花卉繁茂,古木修篁。后来倪赞又曾应名僧天如禅师之请,与当时名画家朱德润、赵原、徐贲等一同设计制造了苏州名园狮子林,园中湖石玲珑,洞壑宛转,颇似倪赞画风,山石荒寒,林木萧疏,于空旷虚无之中洋溢出朴茂自然的生命感。

意境:生命气韵,禅道境界

一 花,一草,一池,一木。“境生于象为”,有限的物象引来无限意象的空 间遐想。“象外之象,景外之景”,古典园林携带着浓厚的自然风味与艺术气息。

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过程,一般要通过三个创作境界。 即“生境”、“画境”和“意境”。

“生境”就是自然美。造园艺术,师法自然。道家,主张自然主义哲学。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”,园林模山范水,亭台楼榭,绿荫红花,山贵有脉,水贵有源,脉源相通,全园生动。

好比留园太湖石,不带半分造作矫情,自然、质朴、坚韧、独特、不可***,展现出“皱、漏、瘦、透”之美

“画境”就是艺术美。将自然和生活素材通过取舍、概括,经过艺术加工,使其“源于自然,高于自然”。唐代诗人孟郊言:“天地入胸臆,吁嗟生风 雷,文章得其微,万物由我裁”。宋代掇石叠山,师其形,写其意。各艺术门类可突破界域,触类旁通。中国园林参悟于 诗画艺术,形成诗情画意的独特品质。“山水画卷的简约笔墨,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园林的气息。

江南园林的特点

主要特点包括立意与布局;空间的延伸、渗透与分隔;空间的含蓄;空间的虚与实。 1.立意与布局 在古典造园中,人们通过园林这种形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意义。 根据具体的时间与空间特征,真实的景象被转化为概念化的艺术形式。

自己动手制作山石微型盆景需要掌握哪些盆景制作技巧?

动手自己做山石微型盆景,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。需要什么呢?掌握一定的审美能力,对山石的轮廓进行***想,然后布局山石位置,栽上小绿植可以了。配有三张图,制作过程,供参考。

“山”石从山的字上看,有高低,有山涧,有中正四平八稳的势。所以在摆放山石的时候,中间高,以便略微矮一点,另一边则有一点远,然后延伸更矮。给人山体连绵不绝的艺术境界。

在布局石头的时候,相连的两个石头间,预先留相隔的空间,适用于栽种绿植。绿植的选择以枝叶细密,根系发达品种,比如,雀舌黄杨,小叶栀子花,六月雪,文竹等。三脚的草坪主要以青苔来装饰

有精美的山石盆景,可以分享出来,发图到评论区,互相交流经验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虚与实古典园林课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虚与实古典园林课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